收藏本站 | 设为首页
行业动态

国务院15条措施稳舵 中小外贸企业迎强支撑

日期:2020/8/13 17:44:00  阅读:412次

新华社

  8月12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进一步做好稳外贸稳外资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在加大财税金融支持、发展贸易新业态新模式、提升通关和人员往来便利化水平和支持重点产业和重点企业等方面提出15项稳外贸稳外资的政策举措。面对疫情期特殊需求,此次《意见》格外关照中小微外贸企业,支持其融资需求的同时,聚焦其贸易便利化水平的提升。在探索新业态、新模式的同时,加强支持特定劳动密集型产业。

  扩大出口信贷投放

  今年初,新馆肺炎疫情一度将外贸企业的“金三月”拖至冰点。停工停产、航线停飞、码头关闭等防控措施在阻断疫情传播的同时也间接招致不少企业现金流断裂。

  “在我国江浙、福建、广东等沿海地区存在许多中小型外贸企业,维持着传统代工模式。这些企业最大特点是以小企业、人工运作为主。自有资金本身较少,资金链条很容易断裂。但眼下外贸订单量有限,国内回笼资金少,企业掌握资金不充足,无法投入生产,又导致许多订单签约后无法及时完成,企业方也无力支付赔偿。”中国人民大学助理教授王鹏表示,对于它们而言,帮扶核心还是信贷支持,例如抵押和信用相结合。

  此次《意见》提出,加大财税金融支持。例如,发挥出口信用保险作用,保障出运前订单被取消的风险;支持有条件的地方复制或扩大“信保+担保”的融资模式;同时,以多种方式为外贸企业融资提供增信支持。例如,发挥国家融资担保基金和地方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作用;鼓励银行机构与资质较好的外贸类服务平台合作,获取贸易相关信息和资信评估服务,优化贸易背景真实性审核等。

  据统计,为了进一步疫情之下降低企业出口风险,今年上半年,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承保金额达3246.1亿美元,同比增长5.9%;服务企业超过12.6万家,同比增长21.1%;支持企业获得银行融资1343.5亿元,同比增长21.1%。

  地方层面来看,不少地区已在推出政策组合工具为企业提供增信支持。例如浙江、四川、江苏等地还相继打造“政策性出口信用保险+银行授信+政策风险担保”等融资闭环。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政府+银行+信保”融资模式已在16省市落地。

  此次《意见》较大程度关照了受疫情冲击影响的中小微企业。而在这些企业中,既涵盖线下传统劳动密集型产业,也关注以跨境电子商务立身的贸易企业。“对于这些企业而言没有太多实际资产,更多是以贸易为主,人力成本不多,资产力量也有限,抵押贷款其实是相对困难的。”

  “疫情推动了外贸企业数字化转型,也加速了跨境电子商务、数字化展会等新业态、新模式的发展。”北京工商大学国际经济与贸易学院教授洪涛分析指出,从政策来讲,减税降费力度空前,能一定程度缓解企业压力;另一方面,还可通过供应链金融、数字融资等方式,主动创新服务模式。“对特定企业而言,在数字交易过程中,将其他已有资源作为融资信用来考察。让整个考量标准也更加多元。”

  市场采购方式试点扩至30个左右

  融资基础上,面对疫情期间加速成长的新业态、新模式,《意见》提出,还聚焦提高企业贸易便利化水平,支持贸易新业态发展。例如,尽快推动在有条件的地方新增一批市场采购贸易方式试点,力争将全国试点总量扩大至30个左右,带动中小微企业出口。

  “一般而言,中小微企业贸易量金额不大,品种很多。如果以一般贸易的方式,中间需要流经很多手续。有几百种商品可能需要报几百次单,对于企业而言过程比较繁琐。”商务部国际贸易合作研究院国际市场研究部副主任白明指出,从当前试点运行结果来看,市场采购贸易方式试点在国内外采购商中较受欢迎,能够减免许多中间环节。通过提高贸易便利化水平,带动中小微企业的出口。

  自2018年11月海关总署发布《关于扩大市场采购贸易方式试点的公告》后,市场采购贸易方式试点扩至14个,包括亚洲国际家具材料交易中心、温州(鹿城)轻工产品交易中心、泉州石狮服装城等。据了解,与一般贸易出口方式相比,市场采购贸易方式可享受实施增值税免税、实现通关便利、创新汇兑制度、提升监管能力、准入门槛更低。

  在此基础上,《意见》要求,充分利用外经贸发展专项资金、服务贸易创新发展引导基金等现有渠道,支持跨境电商平台、跨境物流发展和海外仓建设等;拓展对外贸易线上渠道。推进“线上一国一展”,支持和鼓励有能力、有意愿的地方政府、重点行业协会举办线上展会;发挥好国内商协会、驻外机构、海外中资企业协会作用,积极对接国外商协会,帮助出口企业对接更多海外买家等。

  “想要让政策落到实处,对于不同业态、不同产业而言,也需要针对性出台更加细致的扶持政策。在此过程中,要了解企业账期需求、业务需求,帮助对接防疫物资对外援助,为上下游产业链提供更多质量好、信誉优的企业和订单等。”王鹏表示。

  目前国内已在通过多重方式,扩大对外贸易开放。据了解,由商务部和北京市政府共同主办的2020年服贸会将于9月上旬在北京举办,这是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中国举办的第一场重大国际经贸活动。活动以“线上+线下”立体覆盖的形式,服务境内外企业机构和参会客商。北京市商务局副局长孙尧表示,在全球经贸形势严峻复杂、全球疫情持续蔓延,我国服务贸易发展势头总体趋稳的背景下,党中央、国务院决定举办2020年服贸会意义重大。

  加大劳动密集型企业支持力度

  值得关注的是,此次《意见》特别着眼传统贸易形式,明确引导加工贸易的梯度转移,同时加大对对劳动密集型企业的支持力度。

  例如,鼓励有条件的地方结合当地实际,通过基金等方式,支持加工贸易梯度转移;培育一批东部与中西部、东北地区共建的加工贸易产业园区;借助中国加工贸易产品博览会等平台,完善产业转移对接机制;鼓励中西部、东北地区发挥优势,承接劳动密集型外贸产业。

  近期国常会多次提及劳动密集型产业扶持。例如,7月29日国常会曾提出,鼓励中西部、东北地区发挥优势,承接劳动密集型外贸产业。对此,商务部研究院副研究员庞超然分析指出,中西部地区劳动力资源丰富,综合生活成本低于东部地区,工资水平相对较低,是吸引劳动力密集型产业转移的重要因素;同时,受疫情影响和未来疫情发展形势不确定的影响,促进劳动力密集产业向中西部转移,可有效减少人员流动,有效支持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

  洪涛进一步表示,稳就业作为今年政府工作的“六稳”之首,通过产业引导带动就业是当前重点;此外,中西部地区还担负着脱贫攻坚任务,通过就业脱贫也是比较有效且可持续的方式,帮助实现今年脱贫攻坚任务如期全面完成。

  值得注意的是,相较于此前满足居民基本生存需求的功能,如今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内涵已在悄然变化。此次《意见》明确,对纺织品、服装、家具、鞋靴、塑料制品、箱包、玩具、石材、农产品、消费电子类产品等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企业,在落实减税降费、出口信贷、出口信保、稳岗就业、用电用水等各项普惠性政策基础上进一步加大支持力度。

  北京商报记者 陶凤 刘瀚琳

版权所有 ©2006-2012 江苏南房房产集团有限公司 苏ICP备05060728号
二维码
联系我们